Ads

2015/10/23

记《歪歪积少成多理财投资路》电子书在出生三年又几个月后


2012年, 我在部落格写下想法                                 

理财投资教育的重要性 

这几天,歪歪在整理电子书时,不禁想起以前的一些所遇。

2008年,在银行上班的日子,歪歪是信用卡客户服务热线员。

歪歪一天要接几十通的电话,而这些顾客当中,10个里有8个,是边还最低限额,边刷卡的消费者。

而且,欠钱的当中,有一些的账单可以是一个人,拥有十多个balance transfer 户口号码

也曾经有一个拨错部门电话的顾客(理应拨电去收账部),还对歪歪大吐苦水说,他是要还钱的,只希望银行不需要一直打电话追着他。 

也有一些,因为申请balance transfer户口遇阻碍,而情绪失控,对歪歪破口大骂的。。。

歪歪也遇过一个特别的她,一个不满意为什么自己持有同一家银行的两张信用卡,而两张卡竟然是share limit的。

这个特别的她,在电话里不能接受歪歪的解释,为了简单的一个share limit问题,纠缠着歪歪一个小时。。。

信用卡客户服务热线员- 这份工作让歪歪有一个很深的体会,社会里有很多人都生病了,而这个病都是来自财务问题-心病来的。

记得,当歪歪第一次接触KLSE8k 前辈写的理财投资文章时,歪歪很兴奋,并且还很热心的要和朋友分享。

谁知道。。。歪歪当宝的文章,当歪歪拿到朋友的面前,对方竟然看都不愿意看,就说自己没有时间。

当时的歪歪就告诉自己,以后都不要再拿自己的热心贴别人的冷屁股了。。。



《歪歪积少成多理财投资路》电子书三年又几个月后             

这几年,我单纯用着文字推广理财投资教育给对的人

对的人,就是刚好他开始发现有需要相关的改变,想要得到入门法,就在网络遇到我的文字,从而点亮他前方的路,让他知道往那里走。

我没有人脉,没有庞大的人际关系,却借助网络用自己所写每一篇文章的力量,让一些人采取了行动踏入理财投资路,并且还把我的文字介绍给身边所重视的人。

当年我的想法,做法对了吗?

答案就在读者的行动力与转变:)







当初的一个念头,让我决定出书,并且以电子书开始。

再延续到第二本电子书,第三本实体书。

而这一切也是因为得到大家的肯定下,才能一步步走下去:)

昨天在面书写下的几个字;

我的文字又把一个年轻人推下投资正道,起码,不炒股,改买Reits收租金:-)

我没本事教人看statement, 我也不是很会看。

我也没本事教人快速致富,却还是能用生活化的理财投资经点化年轻人,一起踏入理财投资路,这也是我能力范围能做的好事:-)

通膨的脚步只会越来越快,现在两个人在城里茶餐食,一个点饭,一个点炒面,每个人要支付RM7。

当过路费涨价后,Seremban -KL一趟只是过路费是RM7.20,来回就是RM14.40.

要是我没有理财投资,现在一定日子难过。


千万不要小看自己手上的每一笔几百块,只要我们懂得让每一笔小小的闲钱优先做投资,在日子有功,配合一定的经验下,后面就会越来越好。

送上一段话给大家;

美国理财专家何特·康宁汉有句名言:「不能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即使拥有博士学位也难以摆脱贫穷。」

的确 ,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理财永远都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一旦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援, 无论多么难得的机遇,都很难真正把握;因此,注意理财,善理财,就能聚集更多财富,迈入富人殿堂;疏於理财,无论当前有多高收入,其人生终究会陷入困。对一些人来说,养成理财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不要忽略:当你掌握了理财,便可以让「你有钱一辈子」。

源自《 谁说这辈子只能这样》


有兴趣了解歪歪style生活化的积少成多理财投资经验,可以email meyyok@gmail.com购买以下两本电子书;

《2012: 歪歪积少成多理财投资路》电子书-RM25

《2014 歪歪积少成多理财投资路第二册:因为理财投资,我看到了magic》电子书-RM25

里头有分享。

2015年第三本实体书~

《歪歪理财记事本精选文章》同样没有教导快速致富,没有如何提升赚钱能力的内容,好让你有更多钱花的方法。

书里只有一些生活化的理财故事,用以加强理财投资的自律。

生活化的故事教导我们,今天不看清楚现实状况,继续像一只驼鸟一样,遇到问题只懂把头埋在洞里,以为这样敌人就看不到自己。

那么,我们也只是选择把问题抛给年级大的自己去面对而已。

你认为现在的自己更有气力和时间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还是年老时的自己更有气力和时间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歪歪理财记事本精选文章里的故事人物,都不是小说里的虚构人物,他们可以是你我他或身边的其中一个他的写照。

每本RM50,需要邮寄到西马任何角落或东马任何角落一律RM55。 

新加坡邮费RM20,所以,就是RM70。

有兴趣购买的读者,请电邮到meyyok@gmail.com,记得标题写上《歪歪理财记事本精选文章》。

也许你也有兴趣阅读以下文章;

网购与电子商务趋势

8 条评论:

  1. 屋子收租的道理,和股票的道理完全不一样。完全颠倒。

    大部分人是借钱买屋子,用以上的例子,也就是出 20K 头期, 加几千 lawyer fees, 向银行借 180K, 实际成本大约 25K, 换来每月 800-900 百块租金.

    一般的打工族那里可能有 200K cash 买股票?

    回复删除
    回复
    1. 实际成本不止 25K 啦!每个月的供期也是成本,地税、门牌税、保安费、管理费、火险、... 也是成本。800-900 块租金要完全扣除这些成本之后,剩下的钱才是属于自己的收入。

      REITS 的收入方式是类似的,就是租金或产业买卖收入,扣除各种成本,包括上面的这样成本,还加上扣除专业团队管理产业的费用、营运开销、股息抽税、... 之后有一小部分保留做 reserve 基金,剩下的就是股息收入。

      但是由于 REITS 的产业是很有价值的产业,地点也通常是很好的,增值也比较快的,租金也比较高的,所以虽然比起自己来收租有额外的费用和开销要扣除,所得股息有时还是有可能比自己来收租来得多。

      一般打工族当然有可能有 200k cash 买股票啰!秘密就是那打工族只会人赚钱,还是也会钱赚钱。200k 真的只是很小而已,如果投资超过八年还没有 200k (假设开始的本钱就是 25k),那么只是还没开窍而已,开窍了就会有的了。





      删除
    2. 老虎大大~做到的人,认为200k是easy job。做不到的人, 就认为不可能。:)

      看了你的留言,我要去面壁思过去^^

      删除
    3. 你不是已經實現了,從500到100K了嗎?
      再接再厲!

      删除
  2. 从 25k 到 200k 是三个番: 25 > 50 > 100 > 200.

    从 500 到 100k 是八个番:0.5 > 1 > 2> 4> 8> 16 >32 > 64 > 128. 歪歪厉害多了. 如果开始是 25k,现在早已过百万。


    回复删除
    回复
    1. 凡事低调,出入平安呀:)

      删除
    2. 朋友Voyager 如果以 YY 的例子,买屋收租包赚真的好过 REIT.

      有谁不想有几间屋收租 比 买 几家的REIT 来的实际 和 有安全感。 问题就是老爸不是 "利家成" 没那么多钱买真屋 ,自己也不Qualify 银行会借钱给你。 如果 REIT 要做到每月 800-900 百块 要有 cash RM200K. 按按自己的心口200K 真的那么容易存? 也可能有些人的亲戚 是 鸡鸡 200K cash sap sap sui.

      当然 reit 的 800-900 百块是净收入,屋子还要扣 installment, 和一些 Misc.

      不过不要忘记,(1) installment 的成本会随着时间而减少。 (2) 租金会随着 时间 而上升, (3) 屋子随着时间而 升值 (4) 屋价 200K, 不需要正正有200K 的cash才可以买.

      REIT 好地点也会升值啊 。。。? 问题 (1) REIT 产业升值 个人投资者 真真的享受到吗? (2) 如果你的RM25K 初始用来投资 屋子和 REIT, 看回 5 年前的屋价 和 今天的屋价 , 在看 5 年前的 IGBRXIT 股价, 和今天的股价, 个人投资 REIT 者 身价有暴涨吗 ? 不但不涨 还亏。 如果5 年前你是用 RM25K 的 初始 成本买屋,到今天 RM25K 会为你的身价 暴涨 超过 100% 或不多过 200% 。。。的例子比比皆是。(3) 如故 REIT 股价涨,股息比下滑. REIT 好地点,一年又一年租金也更着很steady 的涨 ,套回你那句 "股息有时还是有可能比自己来收租来得多" ,不过真实情况,是不是如其的 "可能" 呢? 我不懂5年前的 IGBRXIT 股息是多少,可是我知道5年前 mid vxlley 产业, confirmed 肯定比今天高,升值很多,但, 当今的股息为何不是 8-9% 或更高 ? YY, 可以告知5年前的股息是多少吗?

      人个有志,我的意见,股票对我们平民百姓来讲,如果无所事事, 就当过下日神,写下blog 赚下click commission, 当lego 玩,别以为看过两三本 天书 就想靠股息来退休,千万别当真。人生只可活一次,别浪费时间, 又其你们活过了35岁。

      到此,下次在论剑。

      删除